5月31日,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在校教学楼广场举办2017级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非遗承载.文化记忆”——扎染作品展,暨《服装材料后处理》课程思政教学成果展。现场共展出扎染精品作品59幅,吸引了我校师生前来观展,驻足品评,成为了我们校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扎染古称扎缬、绞缬、夹缬和染缬,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织物在染色时部分结扎起来使之不能着色的一种染色方法,中国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术之一。云南大理的白族扎染技艺、四川的自贡扎染技艺先后被文化部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课程思想教育教学活动,把民族的传统技术应用到日常 教学中,宣扬传承了中国传统技艺,加强了校园文化艺术环境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文化艺术教育氛围,促进了师生的艺术交流。
每幅作品在专业授课老师丁诗斯的指导下,从图案创意到扎染到缉明线,最后完成成品,每一道工序均由每位学生独立完成。在展出现场,服装A1701班的学生罗云逍,驻足自己的作品前,轻轻地触摸着自己的作品,心里激动不已,一直觉得中国传统的“非遗”扎染技术离自己很远,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也能亲手做出一份这样的作品,瞬间充满了自豪感。
这些用最地道的传统手法做出来的扎染作品,传承着绚丽多彩的传统民族文化,强化当代大学生们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也展现了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最新教学成果和师生们的专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