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财经学院组织召开了课程思政教学研讨会,检验并研讨暑期课程思政建设任务。马克思主义学院裴淑娥教授、张艳霞、刘世凤、盛星等“四联系”教师,财经学院教办主任、各专业带头人、教研室主任和专业课教师等参加,会议由副院长黄菊英教授主持。
会上,副院长黄菊英教授介绍了研讨会的目的、学院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创新团队工作完成情况,特别是在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计等工作中,各门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要求和重点内容。接着,会计、财务管理和金融管理专业教师代表分别从各自专业和所教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出发,对如何将课程思政内容通过每门课程融入对接专业,设计并落实课程思政要求进行汇报。负责《业财税综合实训》的会计专业张军老师提出:在业财税知识、实训用品准备、建账等过程中,将课程思政融入学生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养成法律意识、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财务管理专业吴伟老师是《财务管理实务》课程负责人,他指出:在财务管理实务中,先保证课程的专业性,再融入思政元素,用复利元素体现坚持不懈的精神,以客观的事实为开展课程思政的深厚土壤,课程中结合实例,体会抽象与具体,个体与一般的思维方法。金融管理专业廖飖霏老师分享了《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的课程设计:在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中,通过结合榜样人物,柜台人员的一天等,让学生了解并热爱工作岗位,理解岗位职责,树立学生爱岗敬业、诚信服务、文明友善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
马克思主义学院裴淑娥教授等“四联系”教师充分肯定了财经学院的课程思政建设进展,并对三位老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指出问题所在、提出改进建议,希望财经学院专业课教师与“四联系”教师进一步加强合作,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教学双向促进、双向提升。
最后,副院长黄菊英教授作总结发言,她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举措,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持续性工作,各专业不仅要结合课程类别和专业特点分类推进,也要建立持续诊断与改进机制,处理好“汤”与“盐”的关系,精心打造财经学院课程思政建设特色。
本次会议,为专业教师与“四联系”教师提供了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与会专业教师通过三门课程如何贯彻课程思政要求的示范演示,进一步明确了课程思政的深刻内涵及重要性,为当好课程思政“主力军”、守好课程思政“主战场”、抓好课程思政“主渠道”奠定了良好基础。
据悉,为深入贯彻落实《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号), 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学院建设,抓好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财经学院由教学副院长牵头,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教办主任、专业教研室主任、专任教师代表等参与,组成校级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创新团队。该团队自2020年7月8日获批成立以来,暑假期间积极组织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计划、制定课程思政团队建设任务书、完成专业课课程思政课程标准制定及教学设计,以及组织老师参加课程思政金课系列线上培训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