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由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办,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发展人文交流研究院和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联合承办的中非(南)职业教育合作联盟年会暨产教融合研讨会在我校举行。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任杜柯伟、副主任杨晓春,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邓睿,中国驻南非大使馆教育参赞李旭东,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邓明国出席了本次会议。本次年会暨研讨会采用了现场主会场和实时视频连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国内政府部门、联盟理事单位、高职院校、企业代表等约150人参会。会议开幕式由重庆城市管理学院副校长罗小秋主持。
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邓明国致欢迎辞,重点介绍了学校近年来大力推进国际化办学战略,主动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服务国际产能合作的概况和实施成效。他表示,学校将继续推进“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发展人文交流研究院建设,与各兄弟单位携手并进,努力为中南(非)职业教育合作增添发展新动力,开拓合作新空间,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杜柯伟主任在致辞中指出,人文交流是人与人的交流,心与心的沟通,是夯实国家关系社会民意基础、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途径,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基础,与政治互信、经贸合作一道构成中国对外交往的三大支柱。他希望联盟各方秉持以人为本、开放平等、尊重包容、交流互鉴、合作共赢、正确义利观和可持续发展的人文交流理念,以问题和需求导向,以服务双方企业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为目标,将技术创新和人文交流相融合,发挥人文交流育人功能,擦亮中非(南)职业教育合作联盟这块“金字招牌”,大力培养具有较高技术技能水平,能够促进双方民心相通、民间友好的人文交流使者。
重庆市教委邓睿副主任在致辞时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寄望重庆发挥好 “两点”、“两地”、“两高”和“三个作用”,重庆教育积极参与部市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扎实推进教育对外开放。他充分肯定了中非(南)职业教育合作联盟成立以来在促进人文交流、经济发展、产业升级中的先导性、基础性和广泛性作用,为中南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贡献的智慧和力量。他还特别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项目学校所做的工作予以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随后,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眭碧霞,中国-东盟职业教育研究中心秘书长、南宁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院长王屹和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副主任、联盟中方理事会理事长杨晓春分别代表联盟发布了联盟研究成果、“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发展人文交流研究院课题和联盟标识。
联盟中方理事会理事长杨晓春代表联盟作了2020年度工作总结并汇报了2021年度工作计划,宣读了中方理事会新增理事和理事长单位名单。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机制工作一处处长、联盟中方理事会秘书长丁连普介绍了联盟章程修订情况。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眭碧霞主持政策解读及主旨报告阶段会议。教育部职成司综合改革处唐振华首先详细介绍了《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有关制订背景,并就关键内容进行了详细解读。中国驻南非大使馆教育参赞李旭东和杨晓春理事长分别以“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背景下的中南非教育合作”和“加强中非教育交流合作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题作了主旨报告。
在专家主题发言阶段,我校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心主任吕红结合实施南非学生来华学习实习的实践介绍了标准的制定,为项目实施的管理、教学、监测闭环体系的科学化、标准化提供参考。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感染科护士长游建平做了“埃塞俄比亚医疗卫生现状及人才培养”的主题发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培训部副主任李俊峰聚焦物流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职业合作及成功案例举行经验介绍做了“职业教育物流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主题发言。亚龙智能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兼销售总监陈少明做了“技术创新+人文交流背景下的人才培养”的主题发言。
重庆商务职业学院副校长张荣、重庆资源与环境保护职业学院校长李朝国分别担任圆桌会议主持。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秘书长、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任君庆,重庆国际战略研究院秘书长、重庆市国际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彭江,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副研究员牛长松,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朱敏,创造太阳乌干达石油学院副校长段晓飞分别围绕“产教融合背景下中非职教合作能力建设”各自为题进行了发言。
中国-东盟职业教育研究中心秘书长、南宁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院长王屹,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戴娅玲,浙江工业大学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所长、长三角产教融合与职教发展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陈衍,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杨娟,云南大学非洲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惠分别围绕“疫情后时期职业教育国际化创新发展”各自为题进行了发言。
杨晓春副主任在会议总结中表示,近年来,在中非合作“八大行动”的指引下,中非人文交流日益紧密,文明互鉴更加多彩,为中非国家关系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和民意基础。作为人文交流的基础性重要领域,中非教育领域交流合作越来越广泛而深入,特别是在人才培养,学生交流和双向合作办学等方面取得长足进展。他希望全体联盟成员单位密切结合教育部等九部门发布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加强落实上下功夫,按照确定的工作计划制定好施工图,形成更多务实有效的成果。
本次年会暨研讨会围绕联盟平台和服务能力建设、“技术创新+人文交流”人才培养、职业院校境外办学、疫情后时期的中国与南非及其他非洲国家职业教育合作等议题集思广益,进行了高质量的交流对话,对于加强中国职业教育资源、行业企业与南非以及其他非洲国家人力资源的对接与融合,深入推进中南(非)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促进中南及中非国家职业教育和产业合作共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南非学生来华学习实习项目标准”的发布,将为推动南非乃至其他非洲国家学生来华学习实习项目工作机制化、规范化、制度化进一步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助力打造中非人文交流和职业教育合作品牌项目。
11月19日,中非(南)职业教育合作联盟中方理事会理事长会在办公楼第二会议室召开,审议通过了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计划、对联盟中方理事会章程修订、联盟LOGO标识设计方案、理事单位和任职人员调整、南非学生来华学习项目进行了研究。
(撰稿:邓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