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委托“南非学生来华学习实习项目标准开发”课题中期报告会暨“实施南非来华留学生学历教育项目”课题调研会在办公楼第二会议室举行。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机制工作一处处长丁连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国际处副处长江燕,我校党委书记任波、副校长罗小秋出席会议,来自南京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分会、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专家们以及南非学生来华学习实习项目的接收院校代表共计30余人通过现场加实时视频连线相结合的方式参加了本次会议。
任波书记首先介绍了学校的办学历史、办学特色和办学成就,并就近年来我校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倡议,大力推进国际化办学战略,在国际合作平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合作办学、来华留学教育、国际化研究等方面的所做的工作进行了汇报。特别是在2019年,学校代表重庆高职教育国际联盟与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共建了“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发展人文交流研究院。同年,学校参与在中非(南)职业教育合作联盟平台上实施的南非学生来华学习实习项目,接收30名南非留学生。任波书记充分肯定了本次会议在完善中非(南)职业教育合作项目管理、培养体系与规范管理制度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希望大家积极探索,为推动中非职业教育合作和人文交流发展提供更多智力支撑和政策建议,进一步丰富中南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内涵、推动中南非及中非职业教育合作发展。学校也将继续推进“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发展人文交流研究院建设,与各兄弟单位携手并进,努力为中非(南)职业教育合作增添发展新动力,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作出新的贡献。会议第一阶段由重庆城市管理学院副校长罗小秋主持。
丁连普处长在致辞中阐释了人文交流的重要意义和内涵。他指出,人文交流(PPE)是人与人的交流,心与心的沟通(HHC),是促进中外民心相通、民间友好,夯实国家关系社会民意基础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途径,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基础,与政治互信、经贸合作一道构成中国对外交往的三大支柱,发挥着国家关系稳定器、务实合作推进器、人民友谊催化器的作用。关于这两项课题研究,他建议:一是要把握研究成果的针对性。将“专业学习+人文交流”有机结合,在人文素养提升课程和活动设计上下功夫;二是要把握研究成果的实践性。一定要考虑成果的可实施性,能够落地落实。三是要把握报告撰写的简洁性。基于实用文体来撰写结题报告,让未来的使用者在学习使用时,对我们的设计、有关想法和做法,一目了然,驾轻就熟。
江燕副处长在讲话中回顾了重庆市教委与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签署中外人文交流工作战略合作协议以来,共同搭建中外人文交流(重庆)试验园区、中外人文交流教育实验区、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等平台,努力推进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相关领域人文交流,有效提升了重庆教育对外开放和中外人文交流工作水平。她希望课题组把握良机,认真听取领导和专家们提出的宝贵意见,积极推进后期深化研究,力争研究成果早日落地。
会议第二阶段为“南非学生来华学习实习项目标准开发”课题中期报告会,国际交流中心副主任邓春梅担任主持。课题负责人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国际交流中心主任吕红首先介绍了项目基本情况,随后来自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重庆建筑科技职业学院、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重庆商务职业学院、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等子项目汇报人分别就国际学生人文素养标准、教学管理体系、学生管理体系、档案管理体系、就业创业管理体系、毕业生及校友管理体系、风险与评估管理体系、满意度调查等进行了逐一汇报,现场专家对每个子项目逐一进行点评和研究指导。
会议第三阶段为“实施南非来华留学生学历教育项目”课题调研会,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心主任暨“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发展人文交流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吕红担任主持。吕红主任首先向大会介绍了项目概况,南京师范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王大平、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朱敏、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周萍、重庆师范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雷勇、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分会会长黎静和秘书长龙庆会等专家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分别对项目研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江燕副处长在调研会总结时表示,开展南非来华学习实习项目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提出中肯的建议:一是立足政策,认真学习来华留学相关规范性文件。二是放眼全国,充分借鉴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三是关注需求,充分调研南非方的人才需求,“量身定制”培养方案。
“南非学生来华学习实习项目标准开发”、“实施南非来华留学生学历教育项目”等两项课题的立项、研究得到了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重庆市教委国际处的大力支持。本次报告会认真总结了前期项目标准研制工作,分析南非学生来华学习实习项目在重庆地区运行中的问题和经验,为进一步扩大调研范围、丰富完善并优化项目标准达成了共识。同时调研会也针对中国本科、专科院校实施南非来华留学生学历教育项目合作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为未来开展南非学历生培养项目形成可行性分析报告和具体实施的方法和路径等工作方案提供参考。
(撰稿:邵运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