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重庆市永川区红炉镇第十一期暑期爱心托管班在周家院社区温暖启幕。作为该项目的重要支持力量,学校民政与社会治理学院生命“童”行大学生社会实践团在开班仪式上为孩子们带来了精心设计的暑期安全第一课,标志着我校今年暑期深度参与地方儿童关爱服务的行动正式拉开帷幕。红炉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汪洋,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杨勇出席活动。
深耕校地合作,破解民生“看护难”
暑期是儿童意外伤害的易发高发期,托管安全牵动人心。仪式上,汪洋与杨勇不约而同聚焦暑期安全核心命题,强调托管服务必须将安全防线置于首位。他们要求托管班以最高标准落实安全责任,精心营造安全、安心的成长学习空间,切实解除在外打拼家长的后顾之忧,让托管成为名副其实的安心托付。学院充分发挥专业与人才优势,将生命“童”行实践团深度嵌入该社区托管项目,形成服务基层的稳固合作模式。本期托管班中,实践团将继续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致力于提供多元化、高质量的安全教育服务,筑牢安全基石,让校地合作成果惠及更多家庭,有效破解民生痛点。
“生命教育”赋能,安全课堂“活”起来
如何让安全教育真正入脑入心?学院生命“童”行实践团创新性地给出了答案。团队摒弃传统灌输模式,倾力打造了急救侦探互动体验课。通过生动的情景模拟还原生活场景,结合趣味问答激发参与热情,实践团成员们巧妙地将防溺水“六不准”、跌倒防护技巧、应急处理知识等关键安全技能,转化为孩子们乐于接受、易于掌握的急救歌谣。活动现场,孩子们热情高涨,化身小侦探,在沉浸式体验中积极学习识别风险、规避危险与自我保护的方法,在欢声笑语中筑牢了安全防线。这堂别开生面的安全课,充分展现了学院将专业生命教育理念转化为服务社区生动实践的能力。
校地协同筑屏障,织密长效“防护网”
“依托学院专业资源,我们将持续深化生命教育在托管服务中的应用,为孩子们的平安假期全程护航。”实践团负责人的承诺,体现了我校在服务地方儿童安全成长中的责任与担当。生命“童”行实践团以红炉镇周家院社区为平台,积极联动永川心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社会力量,全力探索构建“高校专业赋能、社区精准落地、多元力量协同”的儿童暑期关爱与安全保障新模式。 此举不仅提供了切实的假期看护解决方案,更致力于通过校地合作的长效机制,持续织密儿童安全成长防护网,为万千家庭托举起稳稳的幸福。
学院通过生命“童”行实践团深度参与红炉镇托管项目,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实践育人平台,更以实际行动为基层儿童关爱服务与安全教育体系化建设贡献了可借鉴的高校智慧与城管力量。
(撰稿:彭韵洁 丁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