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服务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7月1日至5日,学校团委乡村振兴促进团轻舟映像志愿服务队深入重庆市荣昌区双河街道,开展为期5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活动聚焦民生关怀、产业探访与基层合作,以光影传递温情,以行动助力发展。
光影服务传温情
团队以“用镜头定格温暖,让幸福永不褪色”为宗旨,在双河街道集市、高丰村、岚峰社区、大石堡社区、白玉社区、益民社区、排山坳集市、双矿村等10个村社党群服务中心设立服务点。活动期间,累计为500余人次村民提供免费拍照、打印、装裱相框服务,并开展健康义诊、老年人防诈宣传、儿童防溺水安全讲座等。一个个感人瞬间涌现:七一建党节偶遇身着“永远跟党走”衬衫、佩戴党员徽章的退伍老党员分享峥嵘岁月;村民体谅设备高温,主动为打印机扇风降温;85岁寿星爷爷在镜头前神采奕奕;团队成员为特殊困难家庭送上全家福照片及慰问品时收获的灿烂笑容;以及小朋友两次用亲手绘制的画作表达对志愿者的真挚谢意。小小相框,承载了浓浓乡情与双向奔赴的温暖。
产业探访助振兴
团队深入双河街道鱼苗产业社区,在村委会工作人员刘向强及安玲水产养殖场负责人罗安玲的带领下,实地参观现代化鱼苗养殖场。罗安玲详细介绍了养殖场的经营模式、技术应用及面临的机遇挑战,团队成员围绕“产业振兴如何赋能乡村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与学习。此行深化了青年学子对乡村特色产业现状的认识,切身感受到产业兴旺在乡村振兴中的核心作用。
校地联动建平台
活动紧密依托地方基层党组织,与多个村社党群服务中心高效联动。团队深度访谈了多位基层工作者,如鱼苗村返乡青年党员、新农人代表刘向强,高丰村主任助理邓香等,了解其投身乡村建设的初心、基层工作的难点及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刘向强“陪伴父母、反哺家乡”的朴素情怀,邓香等基层干部扎根乡土、服务群众的坚守,为青年学子上了生动的思政实践课。活动成效获得地方高度认可,双河街道办事处于7月7日向团队发来感谢信,标志着校地合作实践平台的成功搭建与深化。
此次“幸福影像乡村行”不仅用镜头记录了乡村的质朴笑容与发展脉搏,更在实践中厚植了团队成员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这场以镜头为媒的奔赴,最终在荣昌的土地上完成温暖的循环:志愿者们送出技术与服务,收获信任与成长;村民给予朴素关怀,回馈最纯粹的心灵触动。
(撰稿:黄玲 郑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