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家校联动机制,完善精准资助与资助育人工作体系,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7月至8月,文化与旅游学院党总支书记郑兵、副书记潘伟带领全体辅导员,分别赴重庆市城口县、开州区、大足区、彭水县、涪陵区、江津区等地,对10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暑期家访活动,将关怀与指导送到学生家门口。
每到一户学生家中,老师们都与学生及家长促膝长谈,细致了解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父母职业与家庭生活情况,同时认真倾听学生对未来职业选择的规划与困惑。针对学生和家长提出的实际困难,老师们结合不同家庭的具体情况,从国家资助政策、家庭经济困难认定标准、勤工俭学岗位申请、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办理流程等方面进行逐一解读,用通俗的语言将政策讲透、讲实,打消家长的后顾之忧。
此外,老师们还根据学生的学业基础与职业意向,提供个性化发展建议: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参与文旅行业社会实践、企业交流活动,通过实地调研、岗位见习等方式积累行业经验;指导学生合理规划学业与实践时间,在提升专业技能的同时,增强沟通协作、问题解决等综合能力,为未来职业发展筑牢根基。
此次家访既是家校联动的生动实践,更是精准资助与育人关怀的深度融合。面对面的交流不仅拉近了学校、教师与学生家庭的距离,更让党和政府对大学生的关心关爱落到实处,也让学校与学院“以生为本”的人文关怀和服务理念得到进一步延伸。
文化与旅游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常态化开展家访活动,不断创新家访形式、丰富家访内容,以“走出去”的关怀搭建家校共育桥梁,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保驾护航,助力全体学生在优质育人氛围中实现全面发展。
(撰稿:袁晓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