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30日,我校文秘专业80余名学生在教师张月馨的带领下,深入档案数字化加工一线、管理系统平台与核心库房,开展了一场生动而深刻的专业认知实践活动,完整见证了档案从“纸质实体”到“数字资源”的现代化管理流程。
同学们首先来到了数字化加工现场。负责现场实施的第三方项目经理为同学们梳理了从档案出库、整理编页、目录著录到高速扫描、图像处理、质量检查,直至数据挂接与备份的工作全流程。他着重演示了高速扫描仪的工作过程,并解释道:“我们的角色,是运用专业设备和技术,确保每一页档案被清晰、无损地转换为数字图像,并通过严格的质检流程,为后续的长期保存和利用打下坚实的数据基础。”
随后,校档案馆管理员现场演示了本次数字化成果的最终归宿——“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管理员边操作边讲解,随着关键词的输入,一份份数字档案瞬间被检索、调阅出来。“这套系统是数字档案的‘大脑’,它实现了海量档案的快速查询与在线利用,直接服务于学校的行政管理、教学评估和史志编研。前面所有加工环节,都是为了最终能在这个平台上实现高效、便捷的‘一键查档’。”
最后,同学们在档案管理员的带领下,步入了档案的“家园”——实体库房。恒温恒湿的环境、完备的“八防”设施与林立的密集架,让书本上的档案保管要求有了具象化的呈现。管理员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档案原件的排架规则、保护要求与库房管理制度,并展示了部分珍贵档案的复制件,让同学们在厚重的历史质感中,深刻理解了“实体保管是数字化的根基,二者共同构成了档案保护与利用的完整生态”这一理念。
一位同学在结束后表示:“这次观摩让我对档案材料的‘生命周期’有了全景式的理解。通过团队的专业‘转化’,档案馆老师的科学‘管理’与‘赋能’,我们看到了信息管理流程中各角色的具体工作内容和高效协同合作,也对文秘专业的职业前景更有信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