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高校政治监督着力点

发布者:纪检监察室发布时间:2025-09-12浏览次数:10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强化高校政治监督,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障。高校纪检监察机构要牢记政治定位,不断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高校落实到位。


  提高政治站位,把准监督方向。深刻认识我国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职责使命,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胸怀“国之大者”,把准监督方向,做实做细政治监督。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做到师生对什么方面不满意,我们监督就到哪里,就在哪方面下功夫。强化战略思维,要善于跳出教育看教育、立足全局看教育、立足长远看教育,把推动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战略部署、推动高校高质量发展作为监督主要任务,为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高校力量。


  聚焦重点内容,找准监督发力点。紧盯重点领域,围绕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建设教育强国、落实重大改革措施等情况开展监督,督促高校聚焦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提升、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在培养优秀人才、夯实基础研究、发展新质生产力、破解“卡脖子”难题上发挥重大作用。紧盯“关键少数”,加强对高校“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成员的监督,通过落实责任清单、开展警示教育、日常约谈提醒、健全督责考责体系,推动“关键少数”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紧盯重点问题,聚焦培根铸魂、优化思政课教学,围绕组织领导、教学改革、教材建设、师资队伍等加强监督,统筹推进党风政风、校风学风、师德师风建设,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和学术生态。


  推动常态长效,打好监督“组合拳”。推动学校党委主体责任与纪委监督责任同频共振、同向发力,督促各综合监督单位明确责任主体、以上率下,层层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建立高校党委与纪委定期会商制度,就政治生态、作风建设、廉洁风险、执纪审查等情况进行沟通会商,协同防范化解高校廉洁风险。推动“纪巡审”联动贯通,统筹纪检监察、巡察、审计等各类监督力量整合、程序契合、工作融合。深化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监督信息平台,以信息的互通促进部门的融合贯通。强化成果运用,注重建章立制,完善“发现问题、严明纪法、整改纠偏、深化治理”工作闭环,通过发出工作提示函和纪检监察建议书等方式,实现监督、整改、治理一体贯通。(陈金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