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一带一路”跨境电商与供应链研修班走进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开展实地研学

发布者:admin发布时间:2025-10-29浏览次数:10

10月28日,跨境电商教研室全体教师带领“一带一路”国家跨境电商与国际供应链管理研修班学员,赴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开展实地研学与校企对接活动。研修班一行参访内陆国际物流展示中心、陆海新通道运营有限公司及无水港三大核心平台,学员们深入理解了重庆作为内陆开放高地的战略定位与物流枢纽功能,为深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重庆的跨境电商与供应链合作奠定基础。

内陆国际物流展示中心:全景感知开放体系

在内陆国际物流展示中心,学员们通过沙盘模型、数字模拟及图文展陈,系统了解了重庆作为国家物流枢纽的规划布局与通道网络。这一平台集中展示了重庆的开放沿革、枢纽通道、口岸功能及产业生态,帮助学员构建对“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发展逻辑的直观认知。值得一提的是,展厅内微缩模型动态呈现了西部陆海新通道与中欧班列的联动脉络,凸显重庆作为“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联结点的重要角色。

陆海新通道运营有限公司:国际物流的“智慧中枢”

在陆海新通道运营有限公司的运营调度中心,学员们观摩了实时更新的班列订单、开行量、货值辐射范围等数据大屏。作为跨省域共建的综合运营平台,公司已构建覆盖全球127个国家、560个港口的物流网络,并创新推出“一单制”数字提单模式,有效降低跨境运输成本。工作人员特别指出,通道运输品类已扩展至1160余种,包括重庆的柑橘、柠檬等农产品,以及电子产品、整车零部件等工业品,为沿线国家企业提供了一条高效、低成本的出海路径。

无水港:内陆联通全球的“沿海窗口”

在无水港现场,学员们考察了冻库、集装箱调度区及跨境电商监管中心,了解其如何通过“一次委托、一箱到底”的运营模式,实现与沿海港口的无缝衔接。作为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核心设施,无水港整合了报关、检验、多式联运等功能,使内陆城市直接具备沿海港口的服务能力。例如,2024年投入运营的冻库助力贵州茶叶、辣椒等农产品经此出口,同时引入东盟水果、肉类等商品,形成“优品入华、黔货出山”的双向循环。

研学实效:从理论到实践的合作桥梁

本次参访促成了校企双方的深度对接。老挝学员就中老铁路与陆海新通道的衔接、跨境电商货物搭载班列的具体流程等问题与园区代表交流。未来,各方计划以人才培养为纽带,推动课程共建、海外实习等合作,助力教育资源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

撰稿:龚丽、翁文娟、何林静  审核:牟艳红